陜西:五市掀起“創森”新熱潮
字號:T|T
2017-03-07 14:52:10文章來源:網絡責任編輯:清馨園林點擊:
日前,記者從陜西省林業廳獲悉,全省今年將以"追趕超越"為統領,全面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。目前,繼寶雞、西安、延安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之后,陜西榆林、銅川、安康、漢中、商洛五個地市高歌猛進,在廣袤的三秦大地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發展熱潮,一個自北向南的大漠綠洲、關天經濟區宜居明珠、秦巴山區綠色森林群落的"森林城市圈大格局"正在形成。
榆林創森繼續推進綠色版圖北移
榆林從"人進沙退、塞北江南",到生態環境實現"整體惡化、局部好轉"向"整體好轉、局部良性循環"的歷史性轉變,再到爭創國家森林城市,無疑是一種更高的挑戰。從2017年開始,全市力爭三年時間,新增植樹造林面積200萬畝,每年增量不少于50萬畝。預計到2020年,全市造林保存面積將達到2400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36%以上,到2025年左右榆林將建成"北部綠屏相連、南部林果相長,城鎮綠色相擁鄉村富美相融,山清水秀相望,生態文化相濟"的塞北綠色森林城。
"十二五"期間,榆林在陜北高原大綠化、《榆林市生態建設規劃綱要》及榆林三年植綠大行動戰略方針指引下,實施十大林業工程和五個百萬畝造林基地建設。五年來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造林480萬畝,森林保存面積達2157萬畝,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0.9%提高到33%,50萬畝流動沙地得到了全面治理。全市再現了"北部沙漠綠洲廣袤,海子(湖泊)星羅棋布,南部溝壑縱橫,綠色綿延不斷"的景觀奇跡。
銅川創森打造關天經濟區生態宜居城市
提到銅川,誰能料想,昔日"一座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",如今已是中國宜居生態示范城市,森林覆蓋率高達46.5%,去年森森林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.25億元。對生活條件挑剔的東方仙子朱鹮已在這里定居繁衍,種群數量由原來的10余只增加到100余只,三年野外自然繁殖銅川籍朱鹮30只。生態環境的改善為銅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供了有力條件。近年來,銅川始終堅持"生態立市"戰略,山上治本,身邊增綠,突出重點區域,打造關天經濟區生態宜居城市。
"十二五"以來,全市共完成營造林93.76萬畝。以核桃、花椒為主的干雜果經濟林發展到122萬畝。以城市、道路、園區、景區、流域和庭院六大區域綠化為抓手,每年完成綠化面積2萬畝以上。初步形成了以耀州、宜君、王益、印臺、銅川新區四區一縣中心城區為建設重點輻射帶動周邊鄉、鎮、辦、村增綠網絡體系,以道路、水系為重點輻射帶動流域治理增綠生態屏障景觀林帶。
秦巴山區全力沖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
商洛是丹江源頭發源地和"南水北調"、"一江清水送京津"工程區重要水源涵養地,森林覆蓋率高達66.5%。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商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插上了騰飛的雙翼。"十二五"期間,全市緊扣生態秀美商洛目標,大力實施林業重點工程,完成植樹造林149.6萬畝,橫跨商州、山陽、丹鳳三縣區的連片110萬畝流嶺飛播林區,成為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、林相最好的松櫟飛播林區。
陜西重點林區漢中,林地面積達2912.4萬畝,林木蓄積量1.45億立方米,居全省首位。早在2011年漢中就已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準備工作,于2014年編制了漢中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,力爭三年的時間全力建成人與自然和諧、健康和持續發展的國家森林城市。此外,秦巴山區首先開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安康,2017年將有望沖刺加入國家森林城市行列,未來陜西秦巴山區將形成森林城市群落。
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,是國家林業局推進城鄉生態建設和國土綠化的一種新的實踐。旨在大力發展城鄉森林綠地、提升生態服務功能,弘揚生態文化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。陜西榆林、銅川、漢中、商洛、安康自北向南五個地市積極爭創國家森林城市,掀起陜西創森新的熱潮。陜西今年還將啟動省級森林城市建設,編制關天森林城市群等建設規劃,加快推進關天、陜北、陜南三大森林城市群建設。
聲明:感謝作者,版權歸作者所有,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,還望諒解,如原創作者看到,歡迎聯系“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“,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。如覺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,感謝!